主要地貌有:流水地貌(沟谷地貌、河流地貌),海岸地貌(海蚀地貌、海积地貌),风沙地貌(风蚀地貌、风积地貌),喀斯特地貌(地表喀斯特地貌、地下喀斯特地貌),雅丹地貌
大气的组成:氮气(78%)、氧气(21%)、二氧化碳、臭氧、水汽、固体杂质
氮气:生物健康成长必不可少的元素(生物体的基本成分)
氧气:众多生物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
二氧化碳:植物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,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
臭氧:吸收太阳紫外线,被称为地球生命的“保护伞”
水汽:影响天气变化;影响地面和大气的湿度
固体杂质:作为凝结核,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
(水汽和固体杂质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)
大气的成分不是一成不变的 例如:温室效应、雾霾天气等
大气的垂直分层:对流层、平流层、高层大气
- 对流层(0-12km):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,高度每上升100米,气温平均下降0.6℃。对流层的大气上冷下热,空气在垂直方向上的对流运动十分显著。地面是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。
与人类关系:对流层的天气现象复杂多变,是云雾雨雪等主要天气现象的发生地
- 平流层(12-50km):温度随高度增高而升高,该层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臭氧对太阳紫外线的吸收(臭氧吸收紫外线而增温),上热下冷,以平流运动为主
应用:天气晴朗,利于高空飞行
- 高层大气(50-3000km)气温随高度的增加先降低后升高,气压很低,密度很小,存在电离层。 自平流层顶部开始,由于没有吸收紫外线的臭氧层,气温会下降;气候,大气吸收波长更短的太阳紫外线,温度又开始上升。
热量的根本来源是太阳辐射
高海拔地区,空气稀薄,大气的削弱作用弱,太阳能丰富;内陆地区,晴天多,阴雨天气少,大气的削弱作用弱,太阳能丰富
太阳暖大地:太阳辐射
大地暖大气:地面辐射
大气还大地:大气辐射
热力环流:
- 一般,近地面热低压,冷高压;
- 高空与近地面气压性质相反;
- 等压面高压想高出凸,低压向低处凹;
- 高压、低压指同一水平面比较而言;垂直方向上,海拔越高气压越低;
- 热低压易形成阴雨天气,冷高压易形成晴朗天气。
由低压吹向高压